星空APP·(中国)官方网站
销售热线:0856-5267166
售后服务热线:4008129166
网 址:ecologypost.com
邮 箱:publicmailbox@gzwrjt.cn
地 址: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红大道
星空APP·(中国)官方网站
销售热线:0856-5267166
售后服务热线:4008129166
网 址:ecologypost.com
邮 箱:publicmailbox@gzwrjt.cn
地 址: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红大道
新能源汽车电机行业要变天
10月18日,华域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与麦格纳国际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麦格纳(太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华域麦格纳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深化电驱动系统业务合资合作。
又一家合资公司要进入中国电机市场了。与此相对的是,今年上半年,国内电机行业营收和利润表现惨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电驱动实现营业收入为20867.77万元,实现净利润为-844.72万元;正海磁材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减少60.03%;卧龙电气净利润减少9.33%。
上半年普遍亏损 新能源电机行业要变天?
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向好,其相关产业也应趁势而上。然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生产公司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电机板块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趋势。此外,即使利润没有下滑,一些电机企业的增长速度也没有达到之前预期。
可以说,新能源电机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窘境。业内预计高速增长的新能源电机出现滑坡,是否也意味着电机行业将迎来一轮新变革?
多种因素导致产业下滑
“今年上半年电机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比较大。”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TO蔡蔚对记者表示,国家在2016年底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发布了新版《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及产品技术要求》,新能源车型需在2017年按新技术要求重新申请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因此,今年第一季度,特别是商用车基本属于清零状态,所以电机企业的配套也大幅减少。进入第二季度,可供生产的车型也相对较少,影响到了整个上半年的生产。
上半年普遍亏损 新能源电机行业要变天?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电机原材料的成本上升。蔡蔚指出,今年上半年,电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涨幅在10%-50%。比如永磁体的价格已经上涨了50%。
东南汽车新能源技术室主任王孝全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在他看来,今年上半年电机行业普遍不如预期的原因在于电机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如硅钢、铜等材料成本上涨了20%-30%,电机对这些材料的用量非常大,所以对整机的价格影响很大。再加上主机厂会对零部件供应商有一定的降价比例,所以电机企业上半年的业绩出现了滑坡。此外,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不如预期,均摊费用也没有下降。
上海电驱动方面也表示,2017年1-6月的业绩低于预期,其中最主要的影响为国家自2016年开始相关产业政策变化对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情况的影响。
今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20万辆和19.50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9.70%和14.40%,增速明显放缓,未达市场预期水平。从整车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达市场预期对上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产销确实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上海富田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蒋涛认为,新能源汽车产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整车厂给电机企业的降价压力也很大,所以在成本上涨时,电机公司出现利润滑坡属于正常现象。
主机厂开始单干 门槛是高是低?
目前,国内的电机企业有200多家,生产规模有大有小,技术实力也不尽相同。如比亚迪一样,越来越多的主机厂也开始自己生产电机。此外,一些主机厂也开始和电机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上半年普遍亏损 新能源电机行业要变天?
对于上产新能源电机上,主机厂和电机厂的看法存在分歧。电机企业表示,新能源汽车电机门槛很高,许多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资手中,而且做出性能优异的产品一定要有专业的供应商来做。而主机厂则表示,电机技术门槛并不高,星空app星空app首页 自己完全有实力生产电机。
那么,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电之一,电机的技术门槛到底在哪?
某新能源电机高级工程师王雪峰(化名)对记者表示,新能源电机技术不比发动机,业内某些主机厂的技术也不亚于某些电机企业。基于核心技术要自己掌握、价格低、供货及时、便于沟通等方面的因素,一些主机厂更倾向于自己生产电机。但是,电机的要求是产品质量稳定,而且价格要低。主机厂自己生产电机的性价比不一定比供应商的高。因此,主机厂是否自己做电机,还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衡量。
“采用高性价比的材料和零部件才能产出高性价比的产品。电机技术不是会和不会,而是会多会少和好与不好的问题。”蔡蔚表示,从国外发展趋势来看,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的生产模式越能盈利。主机厂自己生产难免遇到成本和质量控制两方面的问题。
未来路在何方?
2016年,国内电机企业有100多家;2017年,电机企业的总数将近翻翻。随着新能源政策的激励,国内电机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此外,外资企业如丰田也开始找企业合资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并在中国建厂。可以预见的是,国内电机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内外双重压力之下,电机企业未来发展的路应该如何走?